1 引言
一般把注射模按使用壽命的長短人五級:一級在百萬次以上、二級是50萬~100萬次、三級30萬~50萬次、四級在10萬~30萬次、五級在10萬次以下。一級與二級模具都要求用熱處理硬度在50HRC左右的鋼材,否則易于磨損,注射出的產(chǎn)品易超差,故所選的鋼材既要有較好的熱處理性能,又要在高硬度的狀態(tài)下有好的切削性能,當然還有其它方面的考慮。
2 注射模材料應滿足的條件及要求
2.1 滿足工作條件要求
(1)耐磨性。塑料在模具型腔中塑性變性時,沿型腔表面既流動又滑動,使型腔表面與塑料間產(chǎn)生劇烈的摩擦,從而導致模具因磨損而失效。所以材料的耐磨性是模具最基本、最重要的性能之一。硬度是影響耐磨性的主要因素。一般情況下,模具零件的硬度越高,磨損量越小,耐磨性也越好,另外,耐磨性還與材料中碳化物的種類、數(shù)量、形態(tài)、大小及分布有關。
(2)強韌性。模具的工作條件大多十分惡劣,有些常承受較大的沖擊負荷,從而導致脆性斷裂。為防止模具零件在工作時突然脆斷,模具要具有較高的強度和韌性。模具的韌性主要取決于材料含碳量、晶粒度及組織狀態(tài)。
(3)疲勞斷裂性能。模具工作過程中,在循環(huán)應力的長期作用下,往往導致疲勞斷裂。其形式有小能量多次沖擊疲勞斷裂、拉伸疲勞斷裂、接觸疲勞斷裂及彎曲疲勞斷裂。模具的疲勞斷裂性能主要取決于其強度、韌性、硬度、以及材料中夾雜物的含量。
(4)高溫性能。當模具的工作溫度較高時,會使硬度和強度下降,導致模具早期磨損或產(chǎn)生塑性變形而失效。因此,模具材料應具有較高的抗回火穩(wěn)定性,以保證模具在工作溫度下,具有較高的硬度和強度。
(5)耐冷熱疲勞性能。有些模具在工作過程中處于反復加熱和冷卻的狀態(tài),使型腔表面受拉、壓力變應力的作用,引起表面龜裂和剝落,增大摩擦力,阻礙塑性變形,降低了尺寸精度,從而導致模具失效。冷熱疲勞是熱作模具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,這類模具應具有較高的耐冷熱疲勞性能。
(6)耐蝕性。塑料模在工作時,由于塑料中存在氯、氟等元素,受熱后分解析出HCI、HF等強侵蝕性氣體,侵蝕模具型腔表面,增加其表面粗糙度值,加劇磨損失效。
2.2 滿足工藝性能要求
模具的制造一般都要經(jīng)過鍛造、切削加工、熱處理等幾道工序。為保證模具的制造質(zhì)量,降低生產(chǎn)成本,其材料應具有良好的可鍛性、切削加工性、淬硬性、淬透性及可磨削性;還應具有小的氧化、脫碳敏感性和淬火變形開裂傾向。
(1)可鍛性。具有較低的熱鍛變形抗力,塑性好,鍛造溫度范圍寬,鍛裂冷裂及析出網(wǎng)狀碳化物傾向低。
(2)退火工藝性。球化退火溫度范圍寬,退火硬度低且波動范圍小,球化率高。
(3)切削加工性。切削用量大,刀具損耗低,加工表面粗糙度值低。
(4)氧化、脫碳敏感性。高溫加熱時抗氧化性能好,脫碳速度慢,對加熱介質(zhì)不敏感,產(chǎn)生麻點傾向小。
(5)淬硬性。淬火后具有均勻而高的表面硬度。
(6)淬透性。淬火后能獲得較深的淬硬層,采用緩和的淬火介質(zhì)就能淬硬。
(7)淬火變形開裂傾向。常規(guī)淬火體積變化小,形狀翹曲、畸變輕微,異常變形傾向低。常規(guī)淬火開裂敏感性低,對淬火溫度及工件形狀不敏感。
(8)可磨削性。砂輪相對損耗小,無燒傷極限磨削用量大,對砂輪質(zhì)量及冷卻條件不敏感,不易發(fā)生磨傷及磨削裂紋。
2.3 滿足經(jīng)濟性要求
在給模具選材時,必須考慮經(jīng)濟性這一原則,盡可能地降低制造成本。因此,在滿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,首先選用價格較低的,能用碳鋼就不用合金鋼,能用國產(chǎn)材料就不用進口材料。另外,在選材時還應考慮市場的生產(chǎn)和供應情況,所選鋼種應盡量少而集中,易購買。
3 國際上常用鋼材
(1)中碳鋼(又稱為黃牌)國際代碼AISI 1050,日本代碼JIS S50C,出廠硬度170~220HB(相當于17~20HRC),材料特性:材料硬度低、韌性好、拋光性能差、不耐磨、不耐腐蝕、 鋼材易生銹、價格低廉,主要用于做模坯或不重要的零件以及試驗模。熱處理要求:熱處理只能通過滲碳的方法使材料表面硬度達到52~56HRC,不能使用淬火和氮化的熱處理方式。加工要求:切削加工方便。
(2)鉻鎳合金鋼(又稱為P20料)。材料特性:ASSAB公司共生產(chǎn)3種P20料,為718S、718H、618。P20料硬度高,韌性好,抗拉性強,但是不耐腐蝕,耐磨性差。其中718H為718S料出廠前通過材料熱處理獲得,其中618料是這3種料級別最低的,相當于GS2311料,拋光性能差,生產(chǎn)壽命在10萬次以下。718S和718H料拋光性能好,可用于透明熱拋光模,其中718H的拋光性能高于718S。這兩種料的生產(chǎn)壽命為30萬次。熱處理要求:整個P20,材料在鋼材出廠前均經(jīng)過預硬處理,都不再宜于淬火處理。P20料淬火容易爆裂,只能進行表面氮化處理,氧化的要求為表面0.1mm,硬度為65~68HRC。加工要求:P20料切削加工性能一般,當P20材料最小尺寸大于300mm時,如果在加工過程中存在大量線切割或電火花放電加工工序時,在線切割或電火花放電加工完成后,必須理做一次回火。
(3)不銹鋼材料(又稱為420料)。國際代碼:AISI420,歐洲代碼:DIN1.2316、DIN1.2083。材料特性:ASSAB公司共生產(chǎn)6種420料,為168、S136、S136H、S136SUP、S136H SUP、POLMAX。他們各自的特點不同,從耐腐蝕性來說,從強到弱的排裂是:POLMAX>S136H SUP>S136SUP>S136H>S136>168;從拋光性能來說,從強到弱的排列是:POLMAX>S136>S136H>S136 SUP>S136H SUP>168。其中POLMAX可以加工各種光學鏡頭模具,S136和S136H適應加工高酸性條件下的模具。熱處理要求:ASSAB公司出廠的168/S136H/S136H SUP無須淬火,只能氮化S136/S136SUP/POLMAX材料必須熱處理,淬火到53HRC,不能再進行表面氮化。加工要求:S168材料熱穩(wěn)定性差,盡量避免放電加工工藝,確實不能避免,請在放電加工后,做好回火工藝。當S136/S136 SUP/POLMAX材料最小尺寸大于300mm時,如在熱處理后再進行大量放電加工,在加工后必須再次安排一次回火工藝。
(4)熱作工具鋼(又稱為H13料)。國際代碼:AISI H13。材料特性:H13料的最大特點是耐磨性好,材料的淬透性優(yōu)異。材料熱處理后,大大提高工件的使用壽命。熱處理要求:8407和8402的熱處理最大硬度達52HRC。如果零件的最小尺寸大于300mm時,熱處理后的硬度應該控制在50HRC以內(nèi)。加工要求:當8407/8402材料最小尺寸大于300mm時,并在熱處理后再進行大量放電加工,在放電加工后必須再次安排一次回火去應力的工藝。
上海松江模具設計公司建議:選擇塑膠模具鋼材時需要綜合考慮硬度、韌性、耐腐蝕性、加工性能和價格等因素,根據(jù)具體的模具使用要求和經(jīng)濟實際情況進行選擇。
1:“718#/718H”此材料通常在制作比較大型的模具,注塑量比較少的模具選用此材料做模芯。
2:“738#”此材料通常用在制作和膠位,模芯不相關的模具配件,如行位鏟基。
3:“DF2”此材料通常用在和膠位,模芯不相關,但有對材料的硬度(HRC45-48)要求較高(因為要耐磨)如行位壓塊,耐磨塊。
4:“青銅(BRONZE)”此材料通常是為了解決模具上磨擦比較嚴重,但又為了減少模具配件的磨損,而做的一個定位導向的工件,如斜頂導向塊。
5:“S50C”通常用在模具外部的一些配件,對材料的硬度變形要求不是很高的工件,如撐頭,吊模板。
6:“2083”通常用在模芯里但不和膠位接觸的工件,但對材料的硬度要求高(HRC48-52),如鑲通殼模芯的固定板。
7:“S136”通常用在對模具的使用壽命,產(chǎn)品的外觀要求較高的模具的模芯,硬度(HRC48-52)如手機模的模芯。
8:“8407”通常用在模具上比較細長/細小的配件。對材料的硬度/變形/等要求較高(HRC48-52)如斜頂。
文章來源于網(wǎng)絡,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,由上海松江模具設計公司轉(zhuǎn)發(fā)